人工耳蝸幫助聽障兒童重建聽力主要是通過兩個部分來完成的,即體外部分和體內部分。體外部分也就是聲音處理器,是通過麥克風采集聲音,言語處理器將采集到的聲音加以數字化、處理和編輯,傳輸線圈將處理好的信息給耳蝸,同時體內部分的植入體把解碼的言語信息變成電流,刺激聽神經,從而幫助患兒的大腦接收到神經沖動,產生聽覺,重建聽力。
人工耳蝸技術是目前耳聾患者恢復聽覺的方法之一,可以幫助重度、極重度聽障兒童恢復或提供聽力,改善患兒的日常交流,提高患兒的生活和學習質量。而且隨著電子技術和材料學的進步和發展,人工耳蝸植入體可以做得越來越薄,如科利耳人工耳蝸,這一點對于兒童非常重要。因為顱骨本身就是薄層骨質,尤其兒童的顱骨發育尚未成熟,因此在手術的時候植入體越薄,磨骨越少,也就能夠減少術后皮膚的張力,從而減少患兒相應并發癥的發生。這一點還與手術操作技巧有密切的關系,也是很多外科醫生所關注的手術重點。
除此之外,人工耳蝸聲音處理器的大小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之前小書包大小的聲音處理器逐漸進化成了橡皮擦大小。聲音的預處理技術與助聽器的領域更加智能,可以識別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場景,自動切換合適的程序,提高不同環境聆聽效果。同時一些無線連接技術,讓耳蝸和當今的生活習慣更加的兼容。
在日常生活中,聽障兒童還要做好耳朵的護理,避免在嘈雜環境里長期學習、生活,家長要及時帶患兒到醫院對耳部進行全面檢查,及時清理耵聹,對于存在急慢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等耳病的患兒,需要進一步檢查并對癥治療,遵醫囑相應的使用抗炎藥物治療。
如需了解更多聽力恢復問題以及治療措施,可以咨詢專業的醫師和聽力師,在其指導下健康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