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大牙時,中間出現肉塊,可能是牙齦正常生理現象,也可能是由牙齦息肉、牙髓息肉等病理原因造成。家長需細心觀察,及時帶寶寶就醫,根據具體原因采取相應治療措施。
1、正常生理現象:在牙齒萌出過程中,牙齦組織受到擠壓,可能形成肉塊樣突起。這是正常的生理反應,無需特殊處理,保持口腔衛生即可。
2、牙齦息肉:多因患牙鄰面齲洞,食物長期嵌塞刺激牙齦增生形成。治療時需清除局部刺激,恢復牙冠形態,息肉可逐漸減小。若情況嚴重,可考慮手術切除。
3、牙髓息肉:牙齒齲壞深入牙髓,形成紅色肉芽組織。治療前需拍X線片檢查髓室底完整性,完整者可進行根管治療,不完整者則需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療法。
4、牙齦炎癥:口腔衛生不佳或牙齒萌出受阻可能導致牙齦發炎,出現腫脹。治療時可采用過氧化氫溶液等清潔劑輔助清潔口腔,并遵醫囑使用阿奇霉素片、阿莫西林顆粒等藥物控制感染。
5、牙槽骨吸收與根分叉病變:這些較為復雜的情況也可能導致牙間肉塊出現。治療時需去除病灶,進行抗炎治療,如遵醫囑使用阿莫西林膠囊等,必要時采取手術治療。
家長在發現寶寶口腔異常時,務必及時就醫,以免延誤治療。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是預防口腔疾病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