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手部伸不直,主要是由于骨折導致的關節僵硬、肌肉萎縮、神經損傷以及疼痛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針對這一問題,科學的康復訓練和合理的藥物治療是關鍵。
1、關節僵硬和肌肉萎縮
骨折后,長時間的固定和缺乏運動會導致關節僵硬和肌肉萎縮,進而影響手部的伸展功能。為了改善這一情況,需要進行循序漸進的康復訓練,如手指的屈伸練習、抓握訓練等,以增強肌肉的力量和靈活性。
2、神經損傷
骨折可能伴隨神經損傷,影響手部肌肉的控制和協調。這時,除了物理治療外,還需使用營養神經的藥物,如甲鈷胺、維生素B12等,以促進神經的修復和再生。
3、疼痛限制活動
骨折后的疼痛會限制患者的活動范圍,導致手部伸不直。為了緩解疼痛,可以使用非處方止痛藥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或者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處方止痛藥。
4、骨折愈合過程中的問題
如果骨折愈合不良或形成畸形愈合,也會影響手部的正常伸展。這種情況下,可能需要進行二次手術矯正。
5、心理因素
骨折后的疼痛和活動受限可能導致患者對活動手部產生恐懼或抵觸心理,從而影響康復效果。因此,心理支持和康復指導同樣重要。
綜上所述,骨折后手部伸不直的原因復雜多樣,需要綜合考慮并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包括康復訓練、藥物治療以及心理疏導等,以促進患者手部的功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