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脂肪肝考慮是長期油膩飲食、缺乏運動、口服藥物、營養不良、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原因造成的,應根據不同原因做針對性處理,身體出現異常癥狀,應及時就醫。
1、長期油膩飲食:
如果小孩長期吃炸魚、炸雞、肥肉等油膩的食物,便會使身體中攝入過多的脂肪,如果機體無法及時消耗身體中攝入的能量和熱量,便會轉化為脂肪在身體中堆積,還會造成脂肪在肝臟周圍堆積。平時應加強飲食調理,避免油膩飲食,可以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的新鮮水果和蔬菜,比如火龍果、獼猴桃、芹菜等。
2、缺乏運動:
如果小孩缺乏運動,便會導致肝臟周圍包裹過多的脂肪,形成脂肪肝,小孩應加強運動鍛煉,比如多進行跑步、游泳、踢足球等運動,能夠消耗身體中的脂肪,減少脂肪在肝臟堆積。
3、口服藥物:
如果小孩長期服用一些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比如甲潑尼龍片、醋酸潑尼松片、醋酸地塞米松片等,則會導致脂肪在肝臟部位堆積,引起脂肪肝。一般在停止服用藥物后,癥狀可有所緩解。
4、營養不良:
如果小孩患有營養不良,則機體需要消耗的能量會處于長期不能滿足的狀態,所以機體會將全身的脂肪分解為脂肪酸運送到肝臟部位,如果肝臟部位不能將全部的脂肪酸轉化為能量,則剩余的脂肪酸就會沉積在肝臟,形成脂肪肝。小孩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葡萄糖酸鈣口服溶液、葡萄糖酸鋅口服溶液、琥珀酸亞鐵顆粒等藥物進行治療,應在飯后服用鐵劑,以減少對胃部的刺激。
5、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通常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孩患有乙型病毒性肝炎后,容易使肝臟造成損傷,影響肝臟的功能,導致肝臟代謝失常,使脂肪在肝臟部位堆積。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恩替卡韋分散片、拉米夫定片、復方甘草酸苷片等藥物進行治療,藥物需要空腹、餐后兩小時或睡前服用,更有利于機體對藥物的吸收。
小孩在日常生活中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后及時洗手,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能夠減少消化道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