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發性腎炎,指的是由于其他系統性疾病或外部因素引發的腎臟炎癥。與原發性腎炎不同,續發性腎炎并非由腎臟自身疾病所導致,而是由于身體其他部位的病變或環境因素間接引起的腎功能損害。
續發性腎炎的成因多種多樣,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這些疾病會誘發免疫復合物在腎臟沉積,導致腎炎。
2、感染性疾病:某些病毒、細菌感染可引發腎炎,如乙肝病毒感染、鏈球菌感染后腎炎等。這些病原體通過不同機制損傷腎臟,造成炎癥。
3、藥物性腎損害: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如非甾體抗炎藥、抗生素(如氨基糖苷類)、抗腫瘤藥物(如順鉑)等,可能對腎臟造成損害,引發腎炎。
4、代謝性疾病:糖尿病、高尿酸血癥等代謝異常,長期未得到有效控制,也會對腎臟造成損害,出現腎炎癥狀。
5、環境因素:長期接觸重金屬、有毒化學物質等環境因素,同樣可能引發腎炎。
續發性腎炎的診斷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病史、臨床表現以及實驗室檢查。治療上,除了針對腎炎本身的治療外,更重要的是治療原發病,去除誘因,以減緩或阻止腎功能的進一步損害。同時,患者也應注意生活方式的調整,如合理飲食、規律作息、避免過度勞累等,以配合醫生的治療方案,促進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