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期臨床上指月經期,月經期外陰瘙癢可以通過勤換衛生用品、清洗外陰、服用藥物等方式改善。月經期間外陰瘙癢可能是護理不當、對衛生巾過敏、細菌性陰道炎等原因,具體的治療辦法需要根據病因治療。
1、護理不當:
如果在月經期間沒有及時更換衛生用品,或使用了不透氣的衛生用品,會引起局部出現瘙癢的癥狀。所以應勤換衛生用品,并保持局部清潔干爽,對改善外陰瘙癢癥狀有幫助。
2、對衛生巾過敏:
如果女性對使用的衛生巾過敏,可能會導致局部產生過敏反應,使外陰部位出現紅色的丘疹,并伴有嚴重的瘙癢感。可以用清水對外陰部位沖洗,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口服鹽酸左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馬來酸氯苯那敏片等抗過敏藥物治療。
3、細菌性陰道炎:
如果在月經期間同房,或者沒有做好個人護理,容易引起細菌性陰道炎,炎癥會對陰道黏膜造成刺激引起外陰瘙癢、陰道分泌物增多的癥狀。建議在醫生指導下口服甲硝唑片、替硝唑片、鹽酸左氧氟沙星膠囊等藥物治療。
除以上常見原因以外,也有可能是宮頸炎的原因,可以在月經過后使用保婦康栓、甲硝唑栓、苦參栓等陰道栓劑治療。在月經期間一定要做好外陰處清潔,有利于疾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