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有些孕婦會發生規律性腹部不適,需要警惕的是他不一定都是宮縮,宮縮意味著整個腹部感覺僵硬、緊繃,甚至疼痛,但當胎兒在移動或長大,子宮帶被拉扯時,也會有子宮收縮的感覺。然而,子宮收縮可引起胎心率加快或減慢,宮縮的狀況好壞能直接影響胎心的活動及分娩。另外,晚期流產的征兆是陣發性宮縮,可見宮縮還是比較嚴重的。
生活中孕婦出現規律性腹部不適時一定不要慌張,除了可能是宮縮外,還需警惕的是這幾種情況,比如胎盤早剝、先兆子宮破裂等。我們首先講下宮縮,宮縮即子宮有規律地收縮,是臨床上孕婦產檢的一項重要監測指標,臨產的主要標志是規律的子宮收縮。
孕婦臨產時會感到宮縮先由弱變強,維持一定時間后又逐漸減弱直至消失。子宮收縮最初是每隔10分鐘出現一次,之后兩次宮縮之間的間隔時間逐漸縮短到每次間隔1-2分鐘。宮縮持續時間最初持續大約20-30秒,之后宮縮持續時間逐漸延長,增加到60秒。
胎盤早剝也可能會出現規律性腹部不適,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盤在胎兒娩出前,部分或全部從子宮壁剝離,稱為胎盤早剝。輕型胎盤早剝主要癥狀為陰道流血,出血量一般較多,色暗紅,可伴有輕度腹痛或腹痛不明顯,貧血體征不顯著。
重型胎盤早剝主要癥狀為突然發生的持續性腹痛和(或)腰酸、腰痛,其程度因剝離面大小及胎盤后積血多少而不同,積血越多疼痛越劇烈。
另外先兆子宮破裂也可能會出現規律性腹部不適,其常發生于分娩過程中,出現強烈宮縮、下腹疼痛拒按、煩躁不安、少量陰道流血、有胎兒窘迫征象等。以上臨床表現與重型胎盤早剝較難區別。
但先兆子宮破裂多有頭盆不稱、分娩梗阻或剖宮產史,檢查可發現子宮病理縮復環,導尿有肉眼血尿等。而胎盤早剝常是重度妊高征患者,檢查子宮呈板樣硬。
除了以上所說的情況外,日常生活中還需要注意避免以下情況:
1、搬重的東西,腰部和下腹部受到很大的壓力,孕婦受到這些壓力會引起宮縮。
2、壓力和疲勞也可能導致宮縮,孕婦工作繁忙,壓力大也是引起宮縮的原因,因此,孕婦要把工作壓力降低,這樣才可以減少對胎兒的影響。
3、同房,此外懷孕后很多人仍然有正常的性生活,但性活動也可以引發宮縮,輕微的通常不會導致早產,如果孕婦宮縮頻繁,還是有早產的可能的,孕婦的性生活還是要適度的。
4、劇烈運動也會導致宮縮,孕婦應該盡量避免參加劇烈的體育活動,如果本來宮縮就比較頻繁,再進行強度大的運動是不合適的。綜上所述,懷孕期間發生宮縮時,應注意宮縮的頻率和持續時間。宮縮一旦出現規律性和疼痛性,就超出了生理收縮的范圍,進入了病理狀態。但在足月前,子宮每小時都有規律的張力。例如,如果每10或15分鐘臥床休息后不能改善,那就是可能是子宮的早期收縮。如果小于37周,就有可能導致早產,因此需要臥床或立即到醫院進行適當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