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饑餓時和飽時都會導致血壓升高,若血壓出現了持續性升高,應及時去醫院就診治療。
體內血壓水平每天都處于變化狀態,因為血壓波動受多種因素影響,比如睡眠、情緒、進食等。當人體饑餓時,會導致體內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加,并引發心肌收縮力增快,從而出現血壓高的現象。而在飽時,過多的食物進入胃腸道內會使局部血液循環加快,增加血液黏稠度和流速,并且還會增加心臟負擔,提高動脈壓力,導致血壓升高。由此看來,饑餓和飽時都會使血壓升高,如果血壓一直處于升高狀態,則需要遵醫囑口服降壓藥物進行改善,比如鹽酸貝那普利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厄貝沙坦片等。這些藥物可選擇在飯前一小時服用,以便藥效發揮更好的療效。
在日常生活中,若想維護血壓水平穩定,應保持規律作息,保證睡眠充足,避免長時間熬夜。飲食上還需注意多進食富含蛋白質以及維生素的食物,比如牛肉、雞蛋、胡蘿卜等,減少辣椒、大蒜、生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攝入,以免刺激血壓升高,影響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