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傳播途徑主要有血液傳播、母嬰傳播、性接觸傳播和密切接觸傳播四種。
血液傳播是乙肝病毒最主要的傳播途徑之一。當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直接接觸到健康人的血液時,病毒就有可能通過血液傳播。例如,輸血、手術、注射等醫療行為中,如果使用了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器具,就會導致乙肝的傳播。此外,共用剃須刀、牙刷等個人用品,如果其中一方是乙肝患者,也有可能造成血液傳播。
母嬰傳播是指患有乙肝的母親在懷孕期間或分娩過程中將病毒傳染給胎兒或新生兒。這種傳播方式主要通過胎盤血液交換或分娩時的血液接觸實現。為了阻斷母嬰傳播,醫生會建議乙肝孕婦在孕期接受定期檢查,并在必要時進行抗病毒治療。
性接觸傳播是指乙肝病毒通過性行為中的體液交換而傳播。這種傳播方式在乙肝病毒感染者中較為常見,特別是多個性伴侶或性行為不安全的情況下。正確使用安全套可以減少性接觸傳播的風險。
密切接觸傳播主要發生在家庭成員或長期共同生活的人群中。由于乙肝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唾液、汗液等體液中,因此長期密切接觸也有可能導致病毒的傳播。然而,這種傳播方式的風險相對較低,且通常發生在其他傳播途徑已被排除的情況下。
在乙肝的治療過程中,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藥物。常見的抗乙肝病毒藥物包括阿德福韋酯、恩替卡韋和替諾福韋等,這些藥物能夠有效抑制病毒的復制,減緩病情進展。同時,患者還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壓力,以維持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