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過敏性紫癜會轉成腎炎,臨床一般把這稱作紫癜性腎炎,是過敏性紫癜累及腎臟的表現,臨床表現除有皮膚紫癜、關節腫痛、腹痛、便血外,主要為血尿和蛋白尿,多發生于皮膚紫癜后一個月內,有的或可以同時并見皮膚紫癜、腹痛,有的僅是無癥狀性的尿異常。
該病的發生的原因可能是藥物如青霉素、阿托品、異煙肼、卡托普利等;食物如魚、蝦、蟹、牛奶等;感染如腺病毒、水痘病毒、風疹病毒感染等;還有寒冷刺激、植物花粉、蟲卵、蚊蟲、疫苗接種等。當患兒出現皮疹、關節癥狀、胃腸道癥狀、腎臟癥狀時,建議及時就醫,一般會通過血常規、尿常規、腎功能等檢查來明確患者是否有紫癜性腎炎。確診后的患者需要應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等來減輕蛋白尿、血尿等癥狀,改善腎功能以及關節炎和腹痛癥狀,還需要用抗組胺藥物如異丙嗪、氯苯那敏進行抗過敏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