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艾灸不可以治療痔瘡,患痔瘡后可以通過藥物治療以及手術治療的方法進行改善。
痔瘡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肛腸疾病,通常是由于肛門靜脈回流不暢所以引起,容易誘發痔核脫出,并伴隨著排便疼痛、便血、肛門瘙癢的癥狀。艾灸對痔瘡并無治療作用,如果使用艾灸不當,還有可能會加重患者的病情。因為在艾灸的同時會產生熱量,容易使局部皮膚的毛細血管擴張,容易加重肛門瘙癢癥狀,艾灸對肛門皮膚造成刺激后,還有可能會導致局部皮膚出現破潰的情況,不僅不能夠治療疾病,還容易加重患者的病情。
患有痔瘡后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口服槐角丸、槐榆清熱止血膠囊、痔康膠囊等藥物治療。也可以遵醫囑使用高錳酸鉀洗液、復方荊芥熏洗劑、金玄痔科熏洗散等藥物對肛門皮膚進行沖洗,病情嚴重的患者可以通過痔切除術治療。
在治療疾病期間,應保持肛門皮膚的護理,清淡飲食,對病情恢復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