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偏高一般會引起腎結石、高血壓、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痛風性關節炎、腎衰竭等疾病。如果出現身體不適,應該立即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1、腎結石:
尿酸偏高主要是嘌呤代謝紊亂、尿酸排泄異常等因素引起的,如果尿酸持續升高會導致尿酸鹽形成結晶沉積于腎臟,容易引發腎結石。患者可以在專業醫生的操作下通過體外沖擊波碎石術、經皮腎鏡取石術等手術方法進行治療。
2、高血壓:
當尿酸升高到一定水平,會形成尿酸鹽結晶沉積于血管壁,從而影響血管的收縮和舒張功能,誘發高血壓。患者可以遵醫囑服用替米沙坦片、卡托普利片、硝苯地平緩釋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3、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若尿酸水平得不到有效控制,會刺激血管壁增厚引起氧化應激反應,從而導致血栓形成,增加患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風險。患者可以遵醫囑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硫酸氫氯吡格雷片、替格瑞洛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4、痛風性關節炎:
若尿酸鹽形成結晶沉積于關節腔內,會引發痛風性關節炎,會導致患者出現關節疼痛、關節腫脹、活動受限等癥狀,嚴重的可導致關節畸形。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吲哚美辛腸溶片、秋水仙堿片、非布司他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5、腎衰竭:
長期尿酸升高,尿酸鹽從腎臟排出后會沉積在腎小管間質內,并對其造成損傷,發生慢性炎癥,可引起腎衰竭。患者可以在專業醫師的操作下通過腎移植手術進行治療。
平時應該注意飲食,避免吃高嘌呤的食物,比如動物、內臟海鮮等,也應該多喝些溫開水,能夠促進尿酸的排泄,有利于疾病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