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移植5年后通常還會復發,但是概率比5年內低。
骨髓移植即造血干細胞移植,是通過靜脈輸注造血干、祖細胞,重建患者正常造血與免疫系統,從而治療一系列疾病的治療方法。
骨髓移植的適應證有很多,比如難治或復發白血病;初治急性白血病,預計非移植難以長期存活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慢性髓性細胞白血病;骨髓衰竭性疾病,如先天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獲得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等;遺傳性貧血,如地中海貧血、鐮狀紅細胞型貧血、骨髓纖維化、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等。
患者在骨髓移植之前,應該做一系列的血液與骨髓檢查,以確定疾病診斷、類型與疾病狀態,從而確定適當的預處理方案、移植后原發病的監測。
在進行骨髓移植后,人體會產生排異反應,其可以發生在人體的任何部位,是比較危險的。在骨髓移植5年后,一般情況已經穩定了,但是其還是有復發的可能,只是概率要比5年內低,患者也不可以放松警惕,還是需要定期復查,以維持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