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痔的分期通常是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患病后要及時去醫(yī)院就診。
1、第一期:
內痔可能是肛墊下移、靜脈曲張導致,患病后會使齒狀線上方出現腫物,臨床通常根據內痔出血和脫垂的嚴重程度將其分為四期。第一期的主要表現為排便時出血,可能會呈滴血或噴血狀,出血量相對較多,但是不會出現痔塊脫垂的表現。在檢查時,會發(fā)現直腸下端黏膜出現質軟、紅色的結節(jié),還可能會出現團塊狀突起。
2、第二期:
如果發(fā)展為第二期,除了會出現便血外,排便時還會出現痔塊脫出肛門的情況,但是在排便后會自行復位。
3、第三期:
隨著病情的發(fā)展會進入第三期,在排便或者咳嗽后,都會因為腹內壓增高而導致痔塊脫出,并且無法自行復位,需要手動將其推回。
4、第四期:
如果內痔已經發(fā)展成第四期,痔塊會長期脫出于肛門外,通常無法回納,甚至會出現回納后立即脫出的現象。
患有該疾病后,可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肛泰栓、復方角菜酸酯栓、痔瘡栓等藥物治療,如果病情嚴重,也可以在醫(yī)生操作下進行膠圈套扎療法、痔切除術等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