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腎功能衰竭的主要發病機制是腎小球濾過率突然下降,導致氮質廢物在體內儲留,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進而引發一系列臨床癥狀的綜合征。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發病機制復雜,涉及多個方面,以下五點為其核心機制:
1、腎毒性物質損傷。某些藥物如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如慶大霉素)、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吲哚美辛)以及造影劑等,可直接損害腎臟組織,導致腎功能急劇下降。
2、腎臟缺血或再灌注損傷。嚴重創傷、大出血或手術等情況可引起腎臟血流灌注不足,長時間缺血后再恢復血流,反而可能加重腎臟損傷,這種現象被稱為缺血-再灌注損傷。
3、尿路梗阻。結石、腫瘤或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可造成尿路梗阻,使尿液排出受阻,腎盂內壓力升高,影響腎小球濾過率,從而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
4、腎臟炎癥性疾病。急性腎小球腎炎、急進性腎小球腎炎等炎癥性疾病,可因免疫反應損傷腎小球,引發急性腎功能衰竭。
5、代謝性疾病。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高鈣血癥等代謝性疾病,可通過不同機制影響腎功能,造成急性腎功能衰竭。
綜上所述,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發病機制是多方面的,臨床上需仔細分析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以改善患者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