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熱敷根據熱敷的方式不同,大致可以分為濕熱敷和干熱敷兩種,分別對應不同的藥方。濕熱敷常用方有:海桐皮湯、散瘀和傷湯等;干熱敷常見方有:理氣止痛方、去積滯方等。
1、海桐皮湯:屬于濕熱敷方,由桐皮、透骨草、乳香、透骨草、乳香、沒藥、當歸、川椒、川芎、紅花、威靈仙、白芷、甘草、防風組成。具有舒筋活絡,行氣止痛的功效。治可用于治療骨關節炎疼痛,活動受限者。
2、散瘀和傷湯:屬于濕熱敷方,由番木鱉、紅花、生半夏、骨碎補、甘草、蔥須組成。具有活血散瘀、通絡止痛的功效。臨床常用于軟組織損傷瘀腫疼痛、骨折、關節脫位后期,經絡攣痛以及風寒濕痹疼痛者。
3、理氣止痛方:屬于干熱敷方,主要是炒熱的食鹽,置于干凈布袋內,置于患部反復來回移動。具有理氣止痛的功效,可用于胸腹飽悶疼痛、氣滯脹痛。
4、去積滯方:屬于干熱敷方,由皂角、萊菔子、枳殼、食鹽組成,具有消痰散積的功效,可用于食滯痰結組于胃脘。
請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熱敷,以防燙傷,皮膚有開放性損傷的患者不宜使用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