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是新生兒期常見癥狀,其護理診斷與措施至關重要。首要的是判斷黃疸性質,預防膽紅素腦病,并確保患兒得到適當喂養與觀察。
1、判斷黃疸性質: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與病理性。生理性黃疸通常無需特殊治療,而病理性黃疸則需及時干預。通過監測膽紅素水平,可準確判斷黃疸性質,為后續治療提供依據。
2、預防膽紅素腦病:膽紅素腦病是黃疸的嚴重并發癥,需重點預防。加強保暖,維持患兒體溫穩定,可減少膽紅素與白蛋白的分離,從而降低膽紅素腦病的風險。
3、合理喂養:早期充足喂養可促進胎糞排出,減少膽紅素的腸肝循環,有助于退黃。對于母乳性黃疸,若膽紅素水平未達到危險值,可繼續母乳喂養。
4、藥物治療:常用退黃藥物包括酶誘導劑如苯巴比妥,益生菌如媽咪愛,以及中成藥茵梔黃顆粒。這些藥物通過不同機制促進膽紅素的代謝和排泄,降低黃疸水平。
5、病情觀察:密切觀察患兒的病情變化是護理的重要環節。注意觀察患兒的生命體征、黃疸程度及消退情況,以及大小便的顏色和次數。如發現異常,應及時通知醫生處理。
黃疸的護理診斷需綜合考慮病情、藥物治療、喂養與觀察等多個方面,以確保患兒得到全面有效的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