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不吃奶哭鬧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也不能排除是病理因素導致,如腸痙攣、口腔潰瘍等。可通過改善喂奶方式、物理方法、局部用藥等方式治療。
1、生理現象:
如果寶媽的奶水量較為充足,并且流速較快,寶寶在吃了后會無法及時的下咽,從而出現嗆咳情況,此時就會引起異常哭鬧癥狀。此種情況屬于正常的生理現象,無需特殊治療,平時寶媽在給寶寶喂奶時,可將乳頭夾住,可有效地減輕奶水的流速,改善癥狀。
2、病理因素:
腸痙攣:如果家長沒有給寶寶做好腹部保暖,會導致身體受涼,從而使腸道平滑肌出現痙攣性收縮,引起陣發性腹痛、面色蒼白、出冷汗等癥狀,同時并伴有食欲減退、異常哭鬧等。家長可使用熱毛巾給寶寶腹部進行熱敷,有效的改善疼痛癥狀。必要時還可遵醫囑服用顛茄片等進行解痙攣治療。
口腔潰瘍:若寶寶牙齒不小心咬傷口腔黏膜,會導致局部出現創傷性潰瘍,從而引起疼痛癥狀,而在吃奶時會對患處造成刺激,所以會使寶寶出現不敢進食、異常哭鬧等癥狀。可遵醫囑局部涂抹雙料喉風散、康復新液、重組人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等藥物治療,可有效的促進局部恢復,緩解病情。
除上述常見原因外,還有可能是由于胃腸道功能紊亂、腸梗阻等因素導致,應完善檢查,配合醫生給予正確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