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留置針的并發癥一般有靜脈炎、導管堵塞、液體滲漏和皮下血腫等,預防一般是護理人員應該熟練掌握靜脈留置針穿刺技術,關注靜脈留置針穿刺部位是否出現并發癥,如果患者出現相應癥狀應該及時拔管給予相應處理。
1、靜脈炎:
常表現為局部的紅、腫、熱、痛、緊繃及脹感。需要護理人員在進行靜脈留置針操作時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選擇合適的靜脈,換藥前后應用生理鹽水沖管,以減少靜脈炎的發生,并且指導患者不宜過度活動穿刺側肢體。如果發生了靜脈炎,護理人員需要立即拔管和使用硝酸甘油貼片等藥物。
2、導管堵塞:
表現為輸液時滴速減慢或不滴。護理人員在在進行靜脈留置針操作時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注意防止導管彎曲。發生堵管的時候,不能用注射器推液,正確的方法是可以將肝素帽或正壓接頭擰下回抽。
3、液體滲漏:
需要護理人員掌握熟練的穿刺技術,善固定導管,約束患者的肢體過度活動。發生液體滲漏后,立刻停止在原部位靜脈滴注,用山莨菪堿濕敷。
4、皮下血腫:
表現為注射部位周圍皮膚顏色改變,呈青色,局部可有腫脹。需要護理人員熟練掌握穿刺技術,拔針后還需在注射部位加壓。出現皮下血腫后早期可冷敷,48小時后再用熱敷促進淤血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