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癱期是腦卒中偏癱患者恢復四個期中的第一個時期,軟癱期的主要特點是肌肉松弛、肌張力低下、沒有自主運動。軟癱期的康復治療方法有良肢位、體位轉換、關節活動度維持訓練和體位適應性訓練。
一、良肢位:即正確的床上體位擺放,在康復科醫生的指導下協助患者進行肢體的擺放,例如患側臥位、健側臥位、仰臥位等擺放。
二、體位轉換:可以促進肌力及肌張力的恢復。
1、由仰臥位向偏癱側翻身:患者雙手十指交叉互握,偏癱手拇指放在健手拇指的上方,在健手帶動下伸直雙上肢,同時將健腿插入患膝下方,使雙腿屈膝,將雙上肢用力擺動,先擺向健側,再用力擺向患側,同時,借助慣性將身體翻向偏癱側。
2、由仰臥位向健側翻身:用健手將偏癱上肢屈曲置于胸前,并將健腿插入偏癱側小腿下方,使偏癱側腿放在健側小腿上,在身體向健側轉動的同時,健腿搬動偏癱側腿,翻向健側。
三、關節活動度維持訓練:活動全身所有關節,除肩關節和髖關節外,均應完成全關節活動范圍的運動,因快速運動易誘發痙攣,故速度要緩慢。
四、體位適應性訓練:逐漸抬高床頭,增長角度,不增加時間;增加時間,不增長角度,以15分鐘和10度為單元。如床頭呈30度角開始,維持15分鐘,直到在此角度能維持30分鐘后,再抬高床頭15度即45度,維持15分鐘、30分鐘,直到床頭抬高90度,維持30分鐘,這時就可以訓練床上坐位和雙腿下垂床邊坐位。
軟癱期的康復治療建議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由康復科醫生進行或在康復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避免手法粗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