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曲張是一種常見的血管疾病,主要表現為靜脈迂曲擴張,不僅影響美觀,還可能引發一系列嚴重的健康問題。
一、癥狀
1、表層血管曲張:靜脈明顯凸出皮膚,呈現團狀或結節狀,如蚯蚓般迂曲。
2、腿部不適:患者可能會感到腿部酸脹、沉重,并伴有水腫,尤其在長時間站立或行走后癥狀加劇。
3、皮膚變化:受影響區域的皮膚可能出現色素沉著、干燥、脫屑,甚至引發淤積性皮炎。
4、異樣感覺:如針刺感、奇癢感、麻木感、灼熱感等,表皮溫度可能升高,觸之有疼痛和壓痛感。
二、危害
1、靜脈性潰瘍:皮膚可能發生潰瘍,且經久不愈,俗稱“老爛腿”。
2、出血風險:曲張靜脈區域的皮膚脆弱,輕微損傷即可能導致靜脈破潰大出血。
3、靜脈血栓形成:在曲張的靜脈內可能形成血栓,引發局部紅腫疼痛,甚至蔓延至深靜脈,造成更嚴重的后果如肺栓塞。
三、治療藥物
針對靜脈曲張,藥物治療是重要手段之一,常用的藥物包括:靜脈活性藥物如邁之靈片,能增強靜脈張力,改善血液循環;β受體阻滯劑如鹽酸普萘洛爾片,對胃底-食管靜脈曲張特別有效;抗氧化類藥物如維生素E軟膠囊,可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此外,還有抗凝血藥和抗炎藥物等,用于防止血栓形成和緩解炎癥疼痛。
靜脈曲張不容忽視,早期發現并及時治療是預防其進一步惡化的關鍵。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才能有效控制病情,保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