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臨床常見的危急重癥,其治療需綜合考慮止血、護肝及預防再出血等多方面措施。針對這一復雜病癥,現代醫學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療體系。
在急性出血期,迅速止血是關鍵。常用藥物包括血管升壓素及其類似物,如特利加壓素,它們通過收縮內臟血管減少門靜脈血流量,達到止血目的。同時生長抑素及其類似物如奧曲肽,能有效降低門靜脈壓力,減少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的風險。內鏡下治療在近年來成為重要手段。內鏡下套扎術、硬化劑注射及組織粘合劑等技術的應用,能夠直接對出血點進行處理,提高止血效果。藥物治療不可或缺。除了止血藥物,還需使用護肝藥物如還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膽堿等,以改善肝功能,減少出血誘因。
對于反復出血或出血量大的患者,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TIPS)可有效降低門靜脈壓力,減少出血風險,同時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預防措施同樣重要。定期胃鏡檢查評估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情況,及時干預;避免硬質食物,減少腹壓增高的活動;對于高危患者,可考慮預防性使用藥物或進行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