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是指發熱,便秘發熱可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便秘合并細菌感染、便秘合并病毒感染、急性胃腸炎、腸梗阻等原因引起,可以通過藥物治療或手術治療等方式進行緩解,如果患者出現不適或癥狀加重,建議及時就醫進行規范治療。
1、功能性消化不良:
這與經常性的暴飲暴食或經常吃辣椒、生姜、芥末等辛辣刺激性食物有關,這會影響胃腸道正常蠕動,使得毒素在體內堆積會引起發熱癥狀。可以遵醫囑服用枸櫞酸莫沙必利片、健胃消食片、復方雞內金片等藥物治療,這些藥物建議在飯前服用。
2、便秘合并細菌感染:
當患者便秘尚未治愈時又被細菌感染,可能會導致體溫異常升高,出現發熱。可以遵醫囑服用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分散片、頭孢呋辛酯片等藥物進行治療,建議用37℃左右的溫水服藥。
3、便秘合并病毒感染:
如果便秘時合并了病毒感染,機體會將體溫調高來對抗病毒,從而引起發熱。可以遵醫囑服用抗病毒口服液、小柴胡顆粒、雙黃連口服液等藥物治療。建議平時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例如芹菜、火龍果、紅薯等,每餐攝入量在250克左右。
4、急性胃腸炎:
平時如果經常吃刺身、冰激凌、冰鎮飲料等生冷、刺激性食物會導致胃腸菌群出現紊亂,使腸道蠕動速度減慢,當糞便長期沒有排出則會引起發熱。可以遵醫囑服用蒙脫石散、阿莫西林膠囊、膠體果膠鉍膠囊等藥物進行治療,建議每周進行2~3次的運動,每次30分鐘左右,有利于增加胃腸蠕動,緩解便秘。
5、腸梗阻:
長期的不良飲食習慣或大量飲酒都會影響腸道內容物的正常通行,并且腸道還會受到細菌感染,進而導致發熱癥狀。患者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進行腸切除腸吻合術治療,術后三天內只能少量進食米湯、蔬菜汁等流食,每天4~6次,每次100毫升左右,術后8天后逐漸恢復正常飲食。
患者在治療期間應積極配合醫生,建議調整飲食并進行適當運動,勤洗手,保持個人衛生,有利于病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