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朋友,近期因為身體不適去醫院做了詳細的檢查。其中,免疫組化結果是他最為關心的部分,畢竟這關系到他身體的健康狀況。在這份報告中,我們看到了各種免疫組化指標的詳細數據。結合他的臨床表現和醫生的建議,我們得知他只需要注意調整生活方式和定期復查即可。
免疫組化結果的解讀是病理診斷中至關重要的一環,下面將列點說明如何看免疫組化結果:
1.核對基本信息:首先,核對報告中的患者基本信息,確保報告是針對正確的患者。檢查檢查時間,確保結果是最新的。
2.觀察病理圖像:仔細查看病理圖像,了解組織結構的異常情況。注意觀察是否有異常的細胞形態、排列或浸潤。
3.理解免疫組化指標:免疫組化指標通常以英文縮寫形式表示,如CEA、NSE、AFP、CD10等。每個指標都有其特定的病理意義,如CEA與腺癌有關,NSE與神經內分泌腫瘤有關等。
4.解讀陰陽性結果:陰性結果(“-”)表示該指標在樣本中未檢測到或表達量極低。陽性結果(“+”)表示該指標在樣本中檢測到,且“+”越多,表達性越高。
在進行免疫組化檢查時,有幾個關鍵的注意事項需要遵循,以確保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1.組織固定的好壞直接影響免疫組化的結果。因此,選擇良好的固定液并及時充分的固定可以防止組織自溶,最大限度保留組織的抗原性,保證免疫組化結果的準確性。
2.組織塊取材不能太大太厚,應徹底脫水干凈,組織切片必須平整、完整、無氣泡、無皺褶,并使用合適的黏貼劑使切片附貼牢固。切片既要經得起抗原修復時高溫的作用而不易脫片,又不至于破壞抗原。
通過這次經歷,我深刻體會到免疫組化結果的重要性。它就像是身體的一份“體檢報告”,能夠幫助我們及時發現身體的異常并采取相應的措施。當然,我們也不能過分依賴這些結果,畢竟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是獨特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綜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