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患者手部長了個疙瘩,去了兩家醫院,一家醫院說可能是纖維瘤,一家醫院說是腱鞘囊腫。患者又拍了片子,確定了骨頭上沒問題。這個疙瘩是長在右手食指最遠側一節指節上。一年多了一直在長,越來越大,直徑大概有1.5厘米。摸起來里面的疙瘩表面是光滑的,可以略微移動。除了越來越大,有些漲的感覺以外,不影響指頭功能,也不疼,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患者和家屬來院時表示好奇和擔心。
那么,什么是纖維瘤呢?
纖維瘤是一種軟組織腫瘤,是對一大類纖維來源軟組織腫瘤的總稱,在病理學上,其實并沒有專門的定義命名,因此,不應該將發現的軟組織包塊輕易地稱為纖維瘤。常見的纖維來源腫瘤包括增生性筋膜炎、結節性筋膜炎、彈力纖維瘤、肌纖維瘤、骨化性肌炎、硬纖維瘤或者稱為韌帶樣纖維瘤以及纖維肉瘤等,其中硬纖維瘤屬于低度惡性腫瘤,具有局部侵襲性,切除后比較容易復發,而纖維肉瘤則是高度惡性腫瘤,通常需要進行手術廣泛切除以及輔助放化療等治療。
纖維瘤和腱鞘囊腫,兩者是有一定區別的。
纖維瘤多發生于患者的皮膚、皮下組織、筋膜等處,其生物學特性介于一般良性纖維瘤與纖維肉瘤之間,傾向于浸潤性生長。臨床上起病隱匿,任何年齡均可患病,但是多見于中年以上患者。本病的主要癥狀為腫塊,日久后逐漸出現疼痛,患者的癥狀與病灶大小有密切關系,即病灶越大,癥狀越明顯。比如,腹外纖維瘤病多發于肩部和上臂、胸壁和背部以及大腿和前臂。一般情況下是微痛感或有無痛腫物,只是偶然情況下被發現;腹壁纖維瘤病的話,多起自于腹壁的機械膜結構,好發于育齡女性,繼發于妊娠期及妊娠后。腫瘤多位于腹直肌鞘內或切口瘢痕內。腫物一般緩慢生長,所以無明顯癥狀,但腫物增大時可被觸及。腱鞘囊腫一般也可以發生在很多部位。手腕部腱鞘囊腫多發生于腕背側,少數發生在掌側。相對好發的部位是指總伸肌腱橈側的腕關節背側關節囊處,其次是橈側腕屈肌腱和拇長展肌腱之間。腕管內的屈指肌腱鞘亦可發生囊腫,壓迫正中神經,誘發腕管綜合征。少數腱鞘囊腫可發生在掌指關節以遠的手指屈肌腱鞘上,米粒大小,硬如軟骨;足踝部共有8個腱鞘,前方3個、內側3個、外側1個、后側1個。以足背腱鞘囊腫較多見,多起源于足背動脈外側的趾長伸肌腱腱鞘。跗管內的腱鞘囊腫可壓迫脛神經,是跗管綜合征的原因之一。
纖維瘤的患者多數選擇手術治療,腱鞘囊腫多數是較小的,所以進行保守藥物治療是比較多的。纖維瘤病在任何年齡段均可患病,包括嬰兒和老年人。常用的檢查方式有X線、CT、B超、血常規等等。在醫生指導下,纖維瘤的藥物治療如三苯氧胺,人參皂苷,干擾素等。而腱鞘囊腫的患者,疼痛較輕者,建議可以口服非甾體類抗炎藥,如布洛芬來緩解癥狀。如果擠破囊壁,囊內容物排出后,在囊內注入藥物或留置可取出的無菌異物,比如縫扎粗絲線等,并加壓包扎,防止傷口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