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氣一般是指足癬,得足癬通常是不良衛生習慣、鞋子不透氣、抵抗力差、直接感染、間接感染等原因引起的。
1、不良衛生習慣:
日常生活中患者若不注意衛生,經常不換鞋子、襪子,腳上的汗液會大量滋生細菌、真菌,從而引發足癬。應養成勤洗澡、勤換鞋襪的習慣,保持腳部清潔干燥,有利于減輕癥狀。
2、鞋子不透氣:
如果長期穿皮鞋、靴子等透氣性較差的鞋子,會使得鞋內變得潮濕,還會使皮膚的pH值增高,從而導致細菌、真菌大量滋生,使人更容易得足癬。平時應選擇舒適、透氣性較好的鞋子,出汗后及時更換鞋子,對癥狀減輕有幫助。
3、抵抗力差:
經常熬夜、抽煙、喝酒等不良習慣,會使人體免疫力下降,使人更易受到細菌、真菌等的侵襲。平時應注意加強體育鍛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如胡蘿卜、油菜、西蘭花、蘋果等,有利于身體健康。
4、直接感染:
足癬通常是由于感染了紅色毛蘚菌、須癬毛蘚菌、白色念珠菌等真菌引起的,使患者足部出現脫皮、異味、瘙癢、水皰等癥狀,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氟康唑膠囊、克霉唑乳膏、硝酸益康唑噴霧劑等藥物進行治療。
5、間接感染:
足癬通常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如果和患者共用洗腳盆、擦腳巾等物品,可能會發生傳染。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復方酮康唑軟膏、鹽酸特比萘芬乳膏等藥物治療。
患者平時應盡量減少劇烈運動,以免腳部出汗造成病癥加重,同時應避免對患處進行撓抓,避免引發更嚴重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