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耳洞后,防止流膿是護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做到這一點,關鍵在于保持清潔衛生、避免外力傷害、選擇合適飾品、保持局部干燥以及合理用藥。以下就這些關鍵點進行詳細解釋。
1、保持清潔衛生
耳洞作為新形成的創口,極易受到細菌感染。因此,每日需使用碘伏或75%酒精輕輕擦拭耳洞周圍,以清除分泌物和細菌,降低感染風險。
2、避免外力傷害
耳洞在愈合過程中應避免受到擠壓或碰撞。睡覺時避免側臥壓迫,日常活動中也要小心防止外力撞擊,以免造成二次傷害和感染。
3、選擇合適飾品
佩戴耳釘時,應優先選擇純金、純銀等不易致敏的材質,避免使用合金或其他可能引起過敏反應的材質,減少感染機會。
4、保持局部干燥
洗頭洗澡時,要特別注意避免耳洞沾水。不慎沾水后,應立即用無菌棉簽擦干,以保持耳洞部位的干燥,防止細菌滋生。
5、合理用藥
若耳洞周圍出現紅腫等感染跡象,可在醫生指導下涂抹莫匹羅星軟膏、紅霉素軟膏或夫西地酸乳膏等抗菌藥物,以控制感染,防止流膿。
打了耳洞后的護理工作需細致入微,患者應密切關注耳洞狀況,一旦發現異常,及時就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