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踝抬不起來可能是急性扭傷、骨折、痛風、類風濕關節炎、腦梗死等原因引起,身體出現不適癥狀后,需要及時就醫進行規范的治療。
1、急性扭傷:
如果穿的鞋子不合適或者在不平的路面上行走,容易引起腳踝扭傷,局部的韌帶以及肌腱組織受損后會出現劇烈的疼痛感,不能使腳踝正常的抬起。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涂抹紅花油、消腫止痛酊、云南白藥氣霧劑等藥物治療。將該藥物均勻地涂抹于患處后,并對其輕輕的按摩,有利于藥物的吸收。
2、骨折:
如果從高處墜落可能會導致腳踝部位的骨頭出現斷裂,容易誘發劇烈的疼痛感,使患者不能正常的行走。患者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選擇復位切開固定術治療,在術后需要使用石膏或夾板對局部進行固定。在治療疾病期間需要臥床休息一段時間,不可以過早下床活動,以免誘發骨折移位。
3、痛風:
當體內的尿酸持續性升高,會導致尿酸鹽結晶,在關節腔內沉積,誘發關節腫脹、畸形、活動受限的癥狀。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口服非布司他片、別嘌醇片、苯溴馬隆片等降尿酸藥物治療,在用藥期間可以對關節部位進行按摩,能夠加速血液循環,對緩解疼痛有幫助。
4、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自身免疫病,患病后會在體內釋放炎癥介質,容易使腳踝部位的關節受累,引起關節腫脹、關節畸形的癥狀,在疾病急性期患者無法正常的行走,不能使腳踝抬起。患病后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口服甲氨蝶呤片、醋酸潑尼松片、來氟米特片等藥物治療,在治療疾病期間可以使用熱毛巾對局部進行熱敷,能夠緩解疼痛癥狀。
5、腦梗死:
該病屬于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患病之后會使腦組織出現缺血性軟化或壞死,容易使神經受損,患者會出現偏癱的癥狀,從而無法正常地抬起腳踝。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注射溶栓藥物,比如注射用尿激酶、注射用阿替普酶、注射用重組鏈激酶等。在病情恢復期可以適當的下床活動,能夠增強肌肉力量,對加速病情恢復有幫助。
患者在平時應做好身體保暖,可以多吃一些含鈣元素豐富的食物,比如雞蛋、牛肉、大蝦等,能夠為身體補充營養,對促進身體恢復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