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轉氨酶升高是反映肝細胞受損的重要指標。當肝細胞受損時,細胞內的轉氨酶會釋放到血液中,導致血清中轉氨酶水平上升。這種升高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但不限于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等肝臟疾病,也可能是某些藥物的副作用所致。
1、藥物性肝損傷
某些藥物如抗結核藥(如利福平、異煙肼)、抗生素(如四環素、紅霉素)、非甾體抗炎藥(如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等,長期服用或大量服用可能造成肝臟損傷,進而引起血清轉氨酶升高。
2、病毒性肝炎
甲型、乙型、丙型等病毒性肝炎均會導致肝細胞受損,從而使轉氨酶水平上升。這些病毒通過不同機制侵害肝臟,引發炎癥反應,導致肝細胞功能受損。
3、肝硬化與脂肪肝
肝硬化是慢性肝損傷的最終結果,而脂肪肝則多與不良生活習慣有關。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肝細胞受損,轉氨酶釋放到血液中。
4、酒精性肝病
長期過量飲酒會導致肝細胞受損,進而引發酒精性肝病。這種情況下,血清轉氨酶也會明顯升高。
5、其他原因
除了上述原因外,還有一些較少見的情況也可能導致血清轉氨酶升高,如自身免疫性肝炎、遺傳代謝性肝病等。
血清轉氨酶的升高是一個重要的警示信號,提示我們關注肝臟健康。在發現轉氨酶升高時,應及時就醫,找出原因并進行針對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