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脫水臨床分為三度,分別為輕度脫水、中度脫水和重度脫水。小兒脫水是指由于攝入液量不足或丟失過多,引起體內總液量的減少,引起新陳代謝障礙的一組臨床綜合征。診斷脫水時應分清脫水的程度和性質,以便正確的進行治療。下面詳細解釋這三種程度的脫水:
1、輕度脫水
患兒會稍感到口渴,啼哭時眼有淚,有尿排出,檢查見患兒一般情況良好,兩眼窩稍凹陷,捏起腹部或大腿內側皮膚后回縮尚快。
2、中度脫水
患兒出現煩躁不安,易激惹,口渴,啼哭時淚少,尿量及次數明顯減少,檢查見患兒兩眼窩下陷,口舌干燥;捏起腹壁及大腿內側皮膚后回縮很慢。
3、重度脫水
患兒表現為精神萎靡、嗜睡,甚至昏迷、口渴非常明顯,啼哭時無淚流出,尿量及尿次數明顯少,檢查見患兒兩眼窩明顯下陷,口舌非常干燥;捏起腹壁及大腿內側皮膚后回縮很慢。
在治療小兒脫水時,常用的藥物有口服補液鹽,它包含氯化鈉、氯化鉀、碳酸氫鈉和葡萄糖等成分,能有效補充水和電解質。另外,根據脫水原因,還可能使用止瀉藥如洛哌丁胺、益生菌如雙歧桿菌來調節腸道功能。但需注意,藥物治療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避免不當使用。
對于小兒脫水的治療,除了藥物治療外,家長還應注意給孩子及時補充水分,調整飲食,以及保持室內空氣濕潤,這些措施都有助于緩解孩子的脫水癥狀。如癥狀持續不減或者加重,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