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藥是指通過影響凝血過程中某些凝血因子,從而阻止凝血過程的藥物,主要用于預防和治療血栓,但即使用著抗凝藥,也會存在一定的幾率會形成血栓。
抗凝藥是能夠對抗血液凝固功能的藥物,患者使用抗凝藥后,通常能夠有效預防血栓的形成。但當存在特殊情況時,即使用著抗凝藥,也會存在一定的幾率形成血栓,如部分患者雖然吃著抗凝藥,但選擇的藥物種類不對,或服用的劑量沒有達標、沒有規律使用抗凝藥,或者使用方法不正確,導致沒有達到有效的抗凝目的,可能會出現新血栓的形成。部分患者對于某些種類的抗凝藥物存在一定的天然耐藥性,也叫基因多態性,可能會導致正確使用了抗凝藥物,但也不能夠有效防止血栓形成。此外,如果藥物的生產不正規,或儲存條件不良,可能會導致藥物的成分失效,也可能會造成使用后仍出現新血栓形成。
建議患者在使用抗凝藥藥物時,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并定期檢查凝血值。對于部分顱內出血、出血性腦梗死、活動性腸胃出血等急性出血期的患者,應嚴禁使用抗凝藥物,以免加重出血,從而威脅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