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接診了一位五歲的兒童患者。他的媽媽告訴我,孩子最近總是食欲不振,晚上睡覺也不安穩,容易驚醒。觀察孩子的身體狀況,我發現他的頭發枯黃,指甲上也有白斑,這些都是缺鋅的典型表現。同時,孩子還表現出腿軟、抽筋等缺鈣的癥狀。在詳細詢問了孩子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后,我了解到他平時挑食嚴重,很少吃富含鈣鋅的食物。針對孩子的情況,我建議他在飲食上增加鈣鋅的攝入,同時考慮使用適當的補充劑。這時,小明的媽媽問我,鈣鋅不能同補,為什么有葡萄糖酸鈣鋅?看到這位媽媽如此疑惑,以我多年的臨床經驗,為這位媽媽講解這一問題。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鈣和鋅在吸收上存在一定的競爭關系。如果同時大量攝入,可能會影響彼此的吸收效果。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鈣和鋅絕對不能同時補充。關鍵在于補充的方式和劑量。葡萄糖酸鈣鋅作為一種復合制劑,其設計初衷是為了方便那些同時需要補充鈣和鋅的人群。在制劑中,鈣和鋅的比例是經過科學配比的,以確保在適量攝入的情況下,兩者的吸收不會相互干擾。此外,葡萄糖酸鈣鋅還添加了其他輔助成分,有助于提高鈣鋅的生物利用率。
當然,即使有了葡萄糖酸鈣鋅這樣的產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還是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飲食均衡:盡量通過日常飲食來獲取足夠的鈣和鋅。富含鈣的食物有牛奶、豆制品、綠葉蔬菜等;富含鋅的食物有瘦肉、海鮮、堅果等。建議每次攝入150~200克左右。
2、避免與其他藥物相互作用:如果正在服用其他藥物,特別是影響鈣鋅吸收的藥物(如某些抗生素、利尿劑等),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葡萄糖酸鈣鋅。
總之,雖然鈣和鋅在吸收上存在一定的競爭關系,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們不能同時補充。葡萄糖酸鈣鋅作為一種方便易用的復合制劑,在適量攝入的情況下,可以幫助那些同時需要補充鈣和鋅的人群滿足營養需求。然而,我們在使用時仍需注意控制劑量、避免藥物相互作用,并密切觀察身體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