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鏡檢查和活檢在醫學診斷中各自扮演著重要角色,它們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輔相成的診斷手段。因此,說“做胃鏡不做活檢等于白做”并不準確,但活檢確實能提供更深入的診斷信息。
胃鏡檢查能夠直接觀察胃部的整體情況,包括胃黏膜的狀態、有無潰瘍、息肉或其他異常病變。它是評估胃部健康狀況的重要第一步,對于初步判斷和定位問題區域至關重要。活檢是在胃鏡檢查的基礎上,對可疑組織進行取樣,通過顯微鏡下的病理學檢查,能夠明確組織的性質,如是否為惡性病變。這是胃鏡檢查的重要補充,特別是在疑似癌癥的情況下,活檢可以提供確鑿的證據。
雖然活檢能提供更為精確的診斷,但并不是每次胃鏡檢查都必須進行活檢。在一些明顯的胃炎、胃潰瘍等病例中,醫生可能不需要活檢就能做出準確的診斷。
總之,胃鏡檢查和活檢在胃部疾病的診斷中各有作用,互為補充。患者在接受檢查時,應根據醫生的建議,決定是否需要進行活檢。如有任何胃部不適,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