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的癥狀表現主要體現在發熱、頭痛、鼻塞、咽喉痛、咳嗽、咯痰等方面。根據感冒的類型不同,患者還會有其他不同的癥狀,比如風寒感冒會有四肢酸痛發緊、無汗、流清鼻涕、自覺口不渴、咯痰稀薄色白等表現;風熱感冒會有自汗、無鼻涕或流黃鼻涕、咽喉痛、咯痰稠黃、自覺口渴等表現。
在感冒的治療方面,中醫講究辨證論治,因此如果出現感冒,建議在中醫師的指導下辨清證型后,再對證用藥。對于風寒感冒,治療原則在于發散風寒,因此所用之藥大多藥性辛溫,比如一般使用的荊防敗毒散等中藥方劑,或者可以使用與之有同類作用的啟達力荊防顆粒等,其為中成藥,在購買、服用、攜帶方面更方便,藥物中添加了荊芥、防風,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解表之力,可對癥治療風寒感冒引起的上述癥狀。
對于風熱感冒,其發病大多是風熱外襲,通過正邪相爭,通常會表現出正盛邪實,因此其治療重在辛涼解表。藥味辛,能散能行,可以發散風邪;藥性涼,可使機體熱邪透達,由外而解。臨床常用的風熱解表方劑為桑菊飲、桔梗湯、上清散、菊花散等,患者可以遵醫囑配伍調劑使用。
如需用藥,或者想要了解更多的專業用藥知識,可以咨詢專業的醫生或者藥師,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