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主要用于治療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急性白血病等疾病。
血小板是從骨髓成熟的巨核細胞胞漿裂解脫落下來的小塊胞質,主要參與機體生理止血作用。當機體組織損傷后,血小板首先釋放縮血管物質,包括腎上腺素、兒茶酚胺等,以促進血管收縮;其次血小板會黏附聚集在血管受損處,形成血小板血栓,起到初步止血的作用。血小板會激活凝血系統,使血漿中纖維蛋白原轉變成纖維蛋白,最終形成纖維蛋白網,加固血小板血栓。
血小板的功能受損會導致人體出血表現,主要表現為皮膚黏膜的出血,包括牙齦出血、鼻出血、皮膚出血點等。如果皮膚上出現了大小不等的出血點或者淤斑,通常是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需要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采用血小板輸注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