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顱內出血多見于胎齡小于32周的嬰兒,尤其是出生體重低于1500克的早產兒。這一狀況與腦室周圍的胚胎生發基質毛細血管網絡未成熟有關,易在血壓波動時發生破裂。
一、發病原因分析
1、胚胎生發基質特點:該基質含有未成熟的毛細血管網,其脆弱結構是顱內出血主因。
2、血壓波動:動脈壓突然增高時,易導致脆弱毛細血管破裂。
3、缺氧及酸中毒敏感性:生發基質血管內皮細胞對缺氧和酸中毒極為敏感,易引發壞死和崩解。
二、臨床表現
顱內出血早產兒可能出現顱高壓癥狀、呼吸節律異常、神志改變、眼征異常等。腦脊液可能呈淺黃色,紅細胞皺縮。
三、治療與護理
1、一般治療:保持患兒安靜,減少搬動和刺激,維持正常血壓、體溫及體液平衡。
2、止血措施:使用新鮮冷凍血漿、維生素K1、酚磺乙胺等藥物止血。
3、對癥處理:有驚厥者使用苯巴比妥鈉和地西泮控制;顱壓增高者使用呋塞米降低顱內壓。
早產兒顱內出血需及時診斷和治療,以降低死亡率和傷殘率。家長和醫護人員應密切監測早產兒狀況,異常時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