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燒后出汗可由多種因素引起,可見于邪氣消散、邪退正虛等病癥階段,也可由用藥不當導致。
1、邪氣消散:
根據中醫理論,邪氣侵襲機體、衛氣不固、皮膚腠理失合,會引起機體發熱惡寒。退燒后,邪氣從機體逐漸發散,即表現為出汗,此時正是邪氣消散,疾病逐漸好轉的階段,無需治療。
2、邪退正虛:
退燒時,邪氣從機體逐漸散出,持續發汗。而患者素來肺脾氣虛,正氣虛弱,固攝機體津液無力,從而導致大量虛汗,可以遵醫囑使用補中益氣丸、歸脾丸治療。
3、用藥不當:
若就診過程有誤,則可能出現用藥不當。臨床多采用解表藥退燒,根據具體疾病可能有所差別。但若其中某味藥物用量過大,則可能導致發汗過多,損失津液,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更換藥物。
若退燒后出汗持續未見緩解,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以明確病因,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