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形紅斑的特征性皮損主要表現為靶形損害。這種皮損通常呈現為圓形或橢圓形的紅斑,中心顏色較深,周圍有一圈蒼白色隆起,再外圍是鮮紅色的環,整體形似靶心,因此得名。多形紅斑除了典型的靶形損害,還可能出現丘疹、水皰、大皰等多種形態的皮損,且往往伴有瘙癢或燒灼感。
多形紅斑的發病機制復雜,可能與感染、藥物使用、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種因素有關。以下列舉幾種常見的可能誘發多形紅斑的藥物:
1、抗生素類藥物,如青霉素、頭孢菌素等,這些藥物在抗菌治療的同時,可能引發過敏反應,導致多形紅斑的出現。
2、磺胺類藥物,也是常見的過敏原,可能誘發皮膚黏膜的炎癥反應。
3、抗癲癇藥物,如苯妥英鈉,有時也會引起皮膚的不良反應,包括多形紅斑。
除了藥物因素,多形紅斑的發生還可能與以下情況有關:
1、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如單純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等,都可能成為誘因。
2、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也可能伴隨多形紅斑的皮損表現。
3、某些食物,如海鮮、草莓等,也可能引起過敏反應,誘發多形紅斑。
4、寒冷等物理因素,以及精神壓力和情緒波動,有時也被認為是多形紅斑的誘發因素。
5、遺傳因素,個體對特定藥物的代謝差異,也可能導致不同個體對藥物的反應不同,從而增加多形紅斑的風險。
綜上所述,多形紅斑是一種復雜的皮膚炎癥反應,其特征性皮損為靶形損害,誘發因素多樣,需要仔細分析并避免誘發因素,以減少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