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塞死的CT表現一般為低密度灶、腦組織腫脹、中線結構移位、出血轉化、占位效應等。
1、低密度灶:
在腦梗塞發生后24-48小時內,CT掃描可見腦組織內出現明顯的低密度區域,這是腦細胞死亡和水腫導致的。
2、腦組織腫脹:
隨著梗死的進展,缺血區域的腦組織會發生腫脹,這可以在CT圖像上通過腦室系統的受壓變形來觀察。
3、中線結構移位:
在嚴重的腦梗塞病例中,由于腦組織腫脹,可能會導致中線結構向健側移位,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可能需要進行緊急的減壓手術。
4、出血轉化:
部分腦梗塞患者在梗死區域內可能發生出血,這在CT上表現為高密度影,稱為出血性梗死。
5、占位效應:
梗死灶周圍的腦組織可能因水腫而受到壓迫,產生占位效應,這可能導致臨近腦組織的結構變化,包括腦室的變形或移位。
如出現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