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當空腹血糖超過7.0mmol/L或餐后兩小時血糖超過11.1mmol/L,并持續一段時間,就可能引發各種并發癥。這是因為高血糖會損害血管、神經以及多個器官,導致一系列健康問題。
血糖長期控制不佳可能引起的并發癥眾多,具體分析如下:
1、心血管疾病。高血糖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2、視網膜病變。血糖升高可導致視網膜血管損傷,嚴重時可致失明。
3、糖尿病腎病。長期高血糖會損害腎臟功能,最終可能導致腎衰竭。
4、神經病變。高血糖可引起周圍神經炎和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表現為手足麻木、感覺異常等。
5、感染風險增加。高血糖會降低機體免疫力,使患者更易感染,且感染后難以控制。
為預防并發癥的發生,糖尿病患者應積極控制血糖。常用的降糖藥物包括二甲雙胍、格列美脲、阿卡波糖等,這些藥物通過不同機制幫助患者降低血糖。此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飲食、規律運動、定期監測血糖等,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