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時咳出的黃痰,主要是呼吸道內的分泌物、炎癥細胞以及病原體的混合物。這種黃色的痰液通常表示體內存在感染,且多為細菌感染的標志。
感冒,或稱上呼吸道感染,大多由病毒引起,但也可能繼發細菌感染。當細菌侵入呼吸道,身體免疫系統會產生大量白細胞來對抗感染,這些白細胞在戰斗過程中會產生膿液,與呼吸道分泌物混合后形成黃痰。
黃痰的出現可能與以下五點相關:
1、細菌性感染。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等,它們會刺激呼吸道黏膜分泌增多,形成黃痰。
2、炎癥反應。感冒時,呼吸道會發生炎癥反應,釋放炎癥介質,導致痰液增多并變色。
3、免疫系統反應。白細胞和病原體戰斗后留下的殘骸也是黃痰的一部分。
4、呼吸道黏膜受損。感染可能導致呼吸道黏膜受損,分泌物增多且顏色變黃。
5、繼發感染。病毒性感冒后,呼吸道黏膜受損,容易繼發細菌感染。
治療上,除了針對癥狀使用解熱鎮痛藥如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外,還需根據病原體選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阿奇霉素等來控制感染。同時,輔以祛痰藥如氨溴索,幫助排痰,促進呼吸道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