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針,指的是在注射或針灸過程中,患者突然出現的頭暈、惡心、面色蒼白、出冷汗等癥狀,甚至可能出現意識喪失或休克。這種現象通常由于心理、生理及環境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而引發。
1、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導致暈針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對打針或針灸的恐懼和緊張,特別是在有過不良打針經歷的情況下,容易導致自主神經系統失調,從而引發暈針。
2、生理因素:體質因素也不容忽視。低血糖、低血壓或體質虛弱的患者,在接受注射時,由于疼痛刺激可能導致血管擴張,進一步加重病情,引發腦部供血不足,從而導致暈針。
3、環境因素:環境因素同樣重要。悶熱、缺氧的環境,或是噪音和干擾過多,都可能使患者心情煩躁,影響神經系統的穩定性,增加暈針的風險。
在應對暈針時,可以采取立即停止注射,讓患者平臥休息,避免走動以免癥狀加重。飲用溫水或糖水,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癥狀。進行適當的心理治療,如放松訓練,幫助患者克服恐懼心理。若癥狀較為嚴重,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治療,如鹽酸異丙嗪、鹽酸苯海拉明等,這些藥物能夠起到抗過敏、鎮靜的作用,有助于緩解暈針帶來的不適癥狀。丹參川芎嗪注射液等藥物也能改善血液循環,緩解因暈針導致的腦部供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