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穿孔手術是治療急性胃穿孔的有效方法,但術后患者可能面臨一些后遺癥。這些后遺癥主要包括出血、感染、梗阻以及特定于胃部分切除術后的傾倒綜合征和膽汁反流性胃炎等。了解這些后遺癥對于患者術后康復至關重要。
出血是胃穿孔術后常見的并發癥,可能由于手術操作或患者凝血功能不佳導致。術后應密切觀察引流液情況,及時發現并處理出血。
感染通常與術后腹腔內殘留膿液或食物渣滓有關,這些污染物可能引起傷口或腹腔感染。因此,術中應徹底清洗腹腔,術后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梗阻多發生在進行了大面積潰瘍修補的患者中,由于修補部位較多,易形成瘢痕導致梗阻。患者如出現嘔吐、腹痛等癥狀,應及時就醫。
對于進行了胃部分切除術的患者,還可能出現傾倒綜合征和膽汁反流性胃炎。傾倒綜合征表現為進食后迅速出現腹部不適、心悸等癥狀,而膽汁反流性胃炎則可能引起胸骨后燒灼感和嘔吐含膽汁的胃內容物。
針對這些后遺癥,患者應遵循醫囑,合理飲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同時,醫生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開具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如奧美拉唑、雷貝拉唑鈉,以及保護胃黏膜的藥物如鋁碳酸鎂、硫糖鋁等,以幫助患者更好地恢復健康。術后定期復查和及時就醫也是預防和處理后遺癥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