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顱手術后患者發燒達到39度并非正常現象,而可能是由多種原因導致的術后并發癥。這種情況需要醫患雙方高度警惕,及時采取措施。
術后高熱可能是由感染引起的,手術切口、顱內或肺部等部位的感染都可能引發高熱,嚴重時甚至會導致腦水腫、腦膿腫等危及生命的并發癥。因此,術后應密切監測患者體溫,注意觀察切口愈合情況,一旦發現感染跡象,應立即進行抗感染治療。
術后高熱還可能與手術過程中的腦組織損傷有關,這種損傷可能影響到大腦的體溫調節中樞,導致體溫異常升高。此外,患者術后可能因疼痛、應激等原因出現發熱反應。
在處理術后高熱時,除了物理降溫、補液等支持治療外,還需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藥物治療。例如,對于細菌感染引起的發熱,可選用廣譜抗生素,如頭孢類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對于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熱,則可使用抗病毒藥物,如奧司他韋等。同時,還可給予患者解熱鎮痛藥,如布洛芬等,以緩解癥狀。
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態,積極配合醫生的康復計劃,也是促進患者早日康復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