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骨折兩端受肌肉的牽拉作用,造成骨折兩斷端有不同程度和不同類形的錯位,如成角移位、重疊或短縮移位等。通過手法或手術使錯位的骨折斷端恢復其原來的面貌,即醫學上所說的骨折對位、對線良好,亦即俗稱“延絲合縫”,在醫學上稱為骨折解剖復位。簡言之,移位骨恢復至正常解剖位置,對位(指兩骨折端的接觸面)和對線(兩骨折段在縱軸上的關系)完全良好者稱解剖復位。某些重要部位的骨折,如手部骨折、關節內骨折均需要達到解剖復位,否則將影響手和關節的功能。如矯正骨折端各種移位,未使骨折達到解剖復位,但愈合后對肢體功能無明顯影響者,稱功能復位。功能復位是骨折復位的基本標準。
1.骨折部的旋轉移位,分離移位必須完全矯正。與關節活動方向一致的輕度成角移位,日后可行塑形矯正。與關節活動方向垂直的成角移位,不能自行塑形,必須于復位時完全矯正。
2.骨干骨折側方移位經整復后,應對位達1/3左右,干骺端骨折側方移位整復后,應對位達3/4左右。
3.成人上肢骨折縮短移位較多時,對肢體功能影響不大,下肢骨折縮短移位則不允許超過2厘米。
什么叫解剖復位?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為你推薦
-
什么叫疝氣其實疝氣這個詞,是我們老百姓的通俗的叫法,在醫學上只有疝這個詞。按教科書上來說,疝是腹腔的正常的組織器官、臟器通過先天或者后天形成的孔隙、薄弱、缺損進入到另一個部位、就是我們正常的組織離開了,它常待的位置,跑到另一個地方,通過腹壁上或者腹腔內的一些薄弱點,一些空隙,一些洞,跑到另一個地方,這是我們醫學上對疝的定義。而我們老百姓常說的疝氣,是指的大腿根這個地方,腹股溝區出現的包塊叫小腸疝氣。為什么老百姓加了一個氣,就是因為我們出來的東西臟器,最常見的就是小腸,而腸管里頭有液體、有氣體、有糞便,而這個包塊在腹壁上還納的時候,它可能會有一些氣過水音,咕嘟一下,或者老百姓覺得是一股氣,在這竄來竄去,實際上不是。是我們的腸管在這地方,一會鉆出來了,一會鉆回去了,所以這個老百姓把它形容成疝氣,像是一股氣在跑來跑去,實際上就是在我們腹壁上這個洞,這個腸管鉆來鉆去的表現。01:47
-
什么叫硬皮病硬皮病是一種以皮膚炎性變性、增厚和纖維化進而硬化和萎縮,為特征的結締組織病。此病可以引起多系統損害。其中系統性硬化除皮膚、滑膜、動脈出現退行性病變外,消化道、肺、心臟和腎等內臟器官也可受累。硬皮病主要是以皮膚的硬化為主要表現的,最常見的是指端的硬化,病變之后手指上面皮膚是捏不起來的,還有就是顏面部的硬化,如果你覺得硬化病患者的表情很呆板,就是因為他的皮膚硬化了,顏面部硬化的患者很難出現各種各樣豐富的表情。硬皮病的一個突出的表現是雷諾現象。所謂的雷諾就是手沾涼水以后變白、變紫、變紅會更明顯一些。再有,硬皮病早期患者很可能就會出現肺間質纖維化。硬皮病的病因仍不明確,可能在遺傳、環境因素、病毒感染、化學物質如硅等、女性激素、細胞及體液免疫異常等因素作用下,成纖維細胞合成并分泌膠原增加,導致皮膚和內臟的纖維化。化學物質或病毒感染是影響疾病易感性的環境因素。工作中常暴露于二氧化硅的人群患此病相對危險性增高。01:55
-
什么是解剖復位和功能復位矯正骨折端各種移位,恢復正常的解剖關系,對位和對線完全良好者稱為解剖復位,臨床上有時雖盡了最大努力仍未使骨折達到解剖復位,但愈合后對肢體功能無明顯影響者稱為功能復位,骨折復位的一般標準是達到功能復位及滿足以下條件:一,骨折部的旋轉移位,分離移位必須完全矯正。二,骨干骨折側方移位經整復后應對位達到三分之一左右,干骺端骨折側方移位整復后應對位達到四分之三左右。三,成人上肢骨折縮短移位較多時對肢體功能影響不大,下肢骨折縮短移位則不允許超過兩厘米。語音時長 1:12”
-
什么叫病理解剖診斷病理解剖診斷是病理診斷的舊稱,包括活組織檢查、脫落細胞學病理診斷、術中冰凍切片診斷,以及免疫組織化學診斷和分子病理學診斷,通過這些檢查來判斷疾病的性質,是炎癥性的還是腫瘤性的,是什么組織類型、組織來源,是什么樣的炎癥,是良性的腫瘤還是惡性的腫瘤,以及腫瘤的分化、惡性程度,有沒有淋巴結轉移等等。一份病理報告發出來需要經過很多很多道程序,比如,從標本到病理切片就要需要經過43道或者是更多的病理程序來做好,然后病理醫生在顯微鏡下觀察病理切片來診斷疾病。所以一份病理報告是整個病理科勞動的成果,也是他們智慧的結晶,希望患者和家屬們對病理醫生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任。語音時長 01:31”
-
什么叫病理解剖診斷病情分析:病理解剖診斷也是病理診斷的舊稱,是觀察器官的大體(肉眼)改變、顯微鏡下觀察組織結構和細胞病變特征而做出的疾病診斷。意見建議:病理診斷比臨床上根據病史、癥狀和體征等做出的分析性診斷(可能性診斷)以及利用各種影像學檢查做出的診斷更具有客觀性和準確性。但是病理診斷也有它固有的局限性,因此臨床和病理醫生要互相溝通,互相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可以減少和杜絕漏診、誤診。
-
股骨轉子間骨折解剖是什么采用連續硬膜外麻醉,患者仰臥于骨科牽引床上。C臂機透視下手法復位滿意后,患者臀部墊高。取大轉子上2 cm至轉子下股骨近端10 cm切口切開,切開闊筋膜,從后緣切開闊筋膜張肌,電刀自后向前切斷部分股外側肌起點,顯露骨折端及股骨大轉子。將鋼板體部及翼連接的頸部對應轉子下股骨外側骨質,根據需要預彎弧度使鋼板貼附股骨外側,用復位鉗或克氏針臨時固定,通過鋼板翼部倒三角形頂點釘孔經大轉子沿頭頸方向鉆孔擰入1枚直徑6.5 mm自攻松質骨螺釘。在三角形底邊置2枚6.5 mm自攻螺絲釘。C臂機透視滿意后,股骨干部可根據骨折線長短擰入4,5枚皮質骨螺絲釘。如小粗隆骨折,復位后可在體部第1孔用1枚松質骨螺釘將其固定,放置引流管。
-
什么是解剖復位和功能復位矯正骨折端各種移位,恢復正常的解剖關系,對位和對線完全良好者稱為解剖復位,臨床上有時雖盡了最大努力仍未使骨折達到解剖復位,但愈合后對肢體功能無明顯影響者稱為功能復位,骨折復位的一般標準是達到功能復位及滿足以下條件:一,骨折部的旋轉移位,分離移位必須完全矯正。二,骨干骨折側方移位經整復后應對位達到三分
-
什么是解剖復位和功能復位在骨折治療中,解剖復位和功能復位是醫生力求達到的兩個重要目標。解剖復位強調骨折部位的精確對位,力求恢復骨骼的原始解剖結構;而功能復位則更注重恢復骨骼的生理功能,即便解剖位置不完全一致,也能保證患者恢復后的正常使用。1、解剖復位解剖復位是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