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引起早產的原因有孕婦,胎兒及胎盤方面的因素,但仍有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的早產原因不明。
一、孕婦:
1、合并癥和并發癥:如腎炎,肝炎,急性闌尾炎,急性腎盂腎炎,心臟病,發熱,陰道及宮頸炎,妊娠劇吐,營養不良致孕期體重增長少,妊娠高血壓疾病等。
2、子宮異常:如子宮畸形,宮頸重度裂傷,宮頸口內松弛,子宮肌瘤,子宮過度擴張(雙胎,羊水過多)等。
3、羊膜腔感染:是胎膜早破及早產的重要原因。
4、神經因素:緊張,心理創傷等。
5、腹部外傷。
二、胎兒:常見胎兒畸形,胎位異常,母兒血型不合者。
三、胎盤:如前置胎盤,胎盤早剝,胎盤功能不全等。
什么是早產:
早產是指妊娠滿二十八周至不足三十七周終止者。早產的發生率為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五,約四分之一的存活兒遺留有神經和智力方面的后遺癥。
對于胎齡小,胎兒體重低的早產婦應通過鎮靜,休息,抑制宮縮,盡量延長妊娠。對于早產已不可避免者,應積極促進胎肺成熟,從而提高早產兒的成活率。
預防早產的措施:
1、對有早產高危因素的孕婦,應治療妊娠合并癥及并發癥,盡量少到人多擁擠場所,減少感染及外傷。
2、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避免突發事件對其精神傷害。
3、攝入合理的營養,減少偏食引起的貧血,營養不良。
4、適當進行體力鍛煉,但要避免過度勞累及長途跋涉。
5、節制性生活。
6、做好計劃生育工作,減少人工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