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有血考慮是痔瘡、肛裂、潰瘍性結腸炎、腸息肉、腸結核等原因導致。
1、痔瘡:
發病原因和肛墊下移以及靜脈曲張有關,會導致肛門部位出現腫物,在排便時刺激腫物后引起表面破壞,使大便表面有血。需要遵從醫囑使用痔瘡栓、肛泰栓、復方角菜酸酯栓等藥物治療。
2、肛裂:
考慮是創傷、感染等導致,患病后會因為肛管皮膚層發生裂傷而引起便血,甚至會伴有嚴重的疼痛感。需要保持肛門清潔干凈,也可以選擇溫水坐浴,嚴重時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進行肛裂切除術、肛管內括約肌切斷術等手術治療。
3、潰瘍性結腸炎:
可能是自身免疫異常、遺傳等原因導致,潰瘍部位反復受到炎癥刺激會導致黏膜破裂,使患者出現大便有血的現象。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選擇柳氮磺吡啶腸溶片、美沙拉秦腸溶片、醋酸潑尼松片等藥物治療。
4、腸息肉:
可能是遺傳、炎癥刺激引起,隨著息肉的體積增長,表面可能會發生糜爛,使血液和大便混合后出現便血。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選擇內鏡下黏膜切除術、內鏡黏膜下剝離術等手術治療。
5、腸結核:
是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患病后會出現腹痛、大便習慣改變以及腹部腫塊等癥狀,隨著病情的發展,還可能會導致腸道黏膜破裂后引起大便帶血。需要遵從醫囑選擇異煙肼片、利福平片、吡嗪酰胺片等藥物治療。
平時要保持肛門部位清潔干凈,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勤換洗內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