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患者的飲食應以增加骨密度、促進骨骼健康為目標,合理攝取富含鈣質、磷質、維生素D及蛋白質的食物,并適當補充鎂、鋅等礦物質,以減緩骨質流失,增強骨骼強度。
1、高鈣飲食:鈣是構成骨骼的主要成分,對骨質疏松患者而言,增加膳食中的鈣攝入至關重要。建議食用牛奶、酸奶、小魚干、芝麻等食物,它們富含鈣質,有助于骨骼健康。
2、磷質和維生素D的補充:磷質與鈣共同構成骨骼,而維生素D則有助于鈣的吸收。魚肝油、蛋黃、牛奶等食物富含維生素D,應適量攝入。
3、攝入優質蛋白質:蛋白質是骨骼有機基質的重要成分,適量攝入魚、禽、肉、蛋等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有助于骨骼修復和再生。
4、補充其他礦物質:鎂、鋅等礦物質也對骨骼健康有重要作用。堅果、深海魚、全谷類食物等是這些礦物質的良好來源。
5、避免高鹽、高脂飲食:高鹽飲食會增加尿鈣的排出,不利于骨骼健康;而高脂飲食則可能影響身體對鈣的吸收。
除了上述飲食調整,骨質疏松患者還應在醫生指導下,適當補充鈣劑、維生素D制劑等藥物,如碳酸鈣、檸檬酸鈣及維生素D3等,以輔助治療。
綜上所述,合理的飲食結構和營養補充是骨質疏松治療中的重要一環,患者應給予足夠的重視。